搜尋此網誌

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

味道福爾摩莎

-此篇刊於台北畫刊 9月份 572期-

台灣有多美,有人走訪山巒,有人踏遍麗水,而焦桐用三十萬字,一一對台灣特色美食傾述他的迷戀,這一戀,竟就逾二十年。對他而言,鼎泰豐小籠包的炊煙,吳寶春無嫌鳳梨酥的追念,字裡行間的叨叨絮絮,全都只在回答著一個看似簡白的問題,「什麼是台灣味道?」

(photo from: http://ppt.cc/JzFD8 )
酸甜鹹苦  宛如人生百態

舌尖主掌甜味,焦桐的舌嚐遍了台灣人情味的甜,無論身處何方,總能有那麼一位掛心的朋友,那一位專注於料理的大廚,為自己端上他引以為傲的菜餚。

舌的兩側體會酸味,飲食習慣的改變承載著歷史的變化,某些食材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沖刷得了然無味,箇中發生的故事使人引以為鑑。每個年代、每個民族,甚至每個人,都該為自己保留一道屬於自己心中的美味,才不讓歷史像是尚未消化殆盡的那一口食物,哽在喉頭引以發酸。

舌的中段品嘗鹹味,有點年紀的人,無論情願與否,總會讓回憶侵佔腦裡或多或少的空間,那些深深淺淺的過往夾雜汗水與淚水的鹹,也許是某天深夜回家,家人殷殷期盼的眼神與那盞溫暖黃黃燈光下,正滾燙著的心意與粥品。

舌根收拾苦味,喪妻後,各家名店、小吃都曾因為妻子曾經存在的倩影而變得格外有份量,此時食物乍嚐只剩「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已惘然」的苦楚,卻同時也因為身旁的兩位寶貝女兒,讓甜蜜回甘。

吃遍全台  濃縮字裡行間

現代部落客寫起食記,不乏對於店家的簡介及核心餐點的描述,然而,當《味道福爾摩莎》一出版,這些部落客也只有退避三舍的份,再也沒有一本書也可以如此精闢地列出台灣味,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如焦桐般大愛,用己身的舌、胃、雙手及歲月,寫出這本美食聖經。洋洋灑灑的文字中,壯麗的是台灣這塊寶島那根深蒂固懂吃的美,無論怎樣的食材到了台灣,總能碰撞出那一種獨特。若尊稱焦桐為台灣飲食之上帝,必然當之無愧。

懂得吃,並不只是張開口大快朵頤,能將「吃」變為一種藝術,才是高明。吃到出師,更為上等。飲食是每人從小大道必經的生活軌跡,我們都無法抗拒美食,美在製作者的那份心,環境給予的情感,以及每個當下的片刻永恆。食在嘴裡的滿足,肚裡的溫飽,以及心中的念念不忘。

親自體驗  什麼是台灣味


而,究竟什麼是台灣味?是飯粥麵粉羹,還是果卵醬飲餌?書裡有著黃金屋等著被翻閱被探究,更重要的是,等著人們從己身出發,實地走訪。再怎樣美味的佳餚,若只有紙上談兵,無論多麽深刻於作者,都不如親身經歷。唯有真真切切地去感受,才能讓那些琳琅滿目的佳餚盛宴,轉化成答案浮現眼前,滿足味蕾。

後記:

這是第一次有作品刊登在發行量這麼大的刊物上,覺得與有榮焉(羞)在台北的大家歡迎至這些地點 http://ppt.cc/f5EB2 免費索取唷: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